《禅学入门》 林木大拙 读书笔记

绪论 所谓原始佛教,是一粒种子,从这粒种子注定要生出将进一步生长的东方佛教。 在中国、日本发展的佛教诸派中,有一个特殊的僧人集团,它主张直接从佛教创始人那里接受佛教的精髓和精神。它不依靠任何秘密文字,也没有任何神秘仪式,在佛教诸派中占据了最显赫的地位。这不仅是由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而且由于它是最具独创性的。它倡导的方法是激励人心的。在学术上称它为佛心宗,通常称为禅(梵语 dhyāna)。 禅最大限度地强调了个人经验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这种经验,任何深远的能力即使是有用的,也不能有效地被掌握。 佛教徒不承认超自然的作用。禅的精神训练方法是实际的、系统的。 神秘主义性质是拒绝逻辑剖析,而逻辑性又是西方思想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东方的推理方法是综合的,与其对每个事物一一分析,宁愿在直觉中把握它的全体。 佛教精神为了实际的人生修行,舍弃了高高在上的哲学上层结构,其结果就不能不变成禅。 禅是什么? 禅是人的精神,信奉人的内在的纯洁与善。 禅把依靠洞察达到心的本性,发现心本身,和以自心为主,作为目的。达到此心或精神的真性是禅宗的根本目的。 个人注记:有点像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 禅强调不受任何拘束,脱离一切非自然的妨害。 禅的基本思想是与我们心内的活动接触,它不依靠任何外部的附加物,尽可能选择最直接的道路。 由于禅只认识日常生活本身的事实,因此它就能在最平凡、最平稳的普通人的生活中表现出来。 但向己求 勿从它觅。 禅是虚无主义吗? “所谓中道,无中边亦无二边。外敷色声,偏于一边,内生妄念,又偏于另一边。此两边皆无时,中边亦无,即名中道” 禅从它的性质上极为自然地主张“此亦非,彼亦非,一切皆非”。 没有否定,没有肯定,只有简明的事实,纯粹的经验,以及我们的实在和思想的基础本身。 个人注记:纯粹 超越了是非 也超越了虚无的否定一切 在禅中,有某种自我肯定。而且它是自由的,绝对的,不知界限为何物,拒绝抽象的处理方法。 禅的否定不一定是逻辑意义上的否定,肯定也是如此。禅的理解以经验为第一,不能被思想的人为系统法则,“然”、“否”之类常常牵强附会的认识论公式等等所束缚。 不除去“彼此”、“我物”、“汝物”这类最后意识,任何人也不能彻底把握禅,并且“不能见古人来”。 禅的目标是在个人的日常生活现实中,实现超越是非矛盾的统一。 非逻辑的禅 禅对待的是事实,不是逻辑上和语言上的偏颇的、不完全的表现。 禅经常将心比喻为没有阴翳的明镜。因此跟着禅回到单纯,就要使这明镜经常保持光洁明亮,使来到它面前的东西不依靠任何帮助原原本本地映照在其中。 禅认为我们是语言和逻辑的过于驯服的奴隶。 如果我们希望找到知道某物价值的方法,找到通向精神幸福的道路,就只有努力于断然摆脱一切条件,看看我们是否能够找到既能发现健全的世界,又能内省地理解人生的观察点。 “手拿锄头,但事实却没拿” 人们往往认为,逻辑就是人生,逻辑之外没有人生的意义,人们只能顺从它。而事实是大多数人的人生观,都是破坏“思维法则”的。 个人注记:以为自己掌控着逻辑,实则是被其奴役的。所以手里什么都没有 客观世界的逻辑学和伦理学有着认为努力和操作的痕迹,有着自觉地意识,是不纯的。禅厌恶不纯。 人生是艺术,而且像真正的艺术那样,必须忘却自己。 禅要求发自内心的生活,要求不受规范束缚,各自创造自己的规范。 大肯定的禅 精神不断地呼唤自由,通过达到没有否定与肯定的对立差别的更高的肯定形态,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这种自由。禅就在这种更高的肯定中。 听从我们内在生命的要求,禅提倡任何对立也不能存在的绝对的领域。 禅师们努力除掉弟子们与生俱来所有的立足点,而代之以完全不是立足点的立足点。 禅的训练方法是让人一下陷入两难境地。我们必须不运用逻辑,依靠更高迈的心灵,自己找到从这种两难境地中脱身的办法。 比如瓶中养鹅的故事 人生是事实,任何说明也不需要,也不能切中肯綮(qìng)。说明就是证明。难道我们活着这件事还需要什么证明吗?活着,仅仅是活着,还不够吗?我们在活着,在肯定,在这里就是纯粹的禅,赤裸裸的禅。 模仿就是奴隶,不要被文字所束缚,必须抓住的是精神。大肯定就活在精神中。然而,精神在何处?这就必须向每日的经验中寻求。在哪里,有我们需要的充足的证据。 实际的禅 “平常心是道” 自己有着沉稳自信的存在,就是禅的真理。 禅的要旨在于捕捉流动的生命。 理解禅要避免抽象、表现和华丽的辞藻。 禅籍中有很多古怪的对“如何是禅”的回答,看似不沾边。然而重要的是,要领会禅,必须深入参透禅师们的内心状态。比如“看,水出高源”,“莫言语”,“此处四面皆山”等 皆为自然的描述,没有高深的意思在里边。 个人注记:我的理解是生活的每个细微之处都有意识的到往,不可以追求,也不刻意忽视,以平常心视之既是禅。 超越是非、对错? 禅是自然的,是不能人为制造的,是生命本身的表现,并且是创造性的,这些都是禅的本质特征。因此要抓住禅的真正核心,就要时常注意不为表面的标志所迷惑。 “心无形相,非离言语,非不离言语。心常湛然,应用自在。” 禅并非是泛神论,并没有把山川草木看做泛神的表象 禅也不是自然主义或自由主义 自然主义听从人的自然倾向,不追究它的起源和价值,是一种盲从。 悟 禅修行的目的在于获得观察事物的新见解。 禅的生活是从这种获得新见解的“悟”开始的。 悟,可以定义为与知或逻辑的理解相对的直觉的洞察。 当人的心在悟中成熟起来时,它们在各处自行降临。 悟的所有原因、条件在内心,只等待着成熟的时机。一旦内心做好准备,世间万物都可使自己直接返回到自己的根源所在,也即是真我的觉醒。 禅与思考无关,悟是一种内在的知觉 —- 但不是对某个单一物的知觉,而是对存在的根本事实的知觉。悟的最终目的地是其自身,除其自身外任何目的都不存在。 悟的心的开启研究的几个要点: 悟不是由强烈思念而产生的某种假想状态。它是对物的看法获得的新见解。禅的训练是将意识构建的方法论一举扫荡,重新得到心的整体。 悟指向未曾梦到的真理的崭新意识。它是在知的或者表现的事类多重积累后,忽然产生的一种心的激动或爆发。 悟是禅存在的理由,没有它,禅就不成其为禅。但悟本身没有方法论。 禅必须有至今未曾想过的知觉的独立,有从全新的角度观察旧有事物的新意识的觉醒。 禅那,一般认为是指向某种固定思想的一种冥想或静思,并非是禅。 禅要求的是绝对自由,连神也要脱离的独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不同于被神秘主义称为神的东西。因为它有明显的目的物追求,而且得到神时,就要拒绝非神。 禅是健全的心理状态。 公案 禅的独到之处在于公案和坐禅的存在。 坐禅,梵语的禅那,是佛教训练中的三学,即尸罗(戒)、禅那(静虑)、般若(智慧)中的一种。佛教善徒用其全部的诚心诚意恪守佛的垂训,通晓将自己放纵的激情完全抑制住的方法,最后则期望得到足以领会高深的佛教哲理的一切复杂逻辑的智慧。 禅那有“知觉”、“反省”、“凝心”等意义,把精神集中于思想的唯一目的物上。因此,从事禅的修行,是在将外界一切琐事调整为最佳状态时来支配意识,在这种状态中,精神逐渐能够超越于它的烦恼动乱之上。 禅那是指保持心的安静的一般方法,Samādhi(三昧)用以表示作为禅那修行结果所得的心的状态。 禅修行的坐禅与一般佛教徒实行的坐禅,在心的目的上是不同的。在禅中,禅那或坐禅是用以达到解明公案的手段,在禅中,禅那本身不是目的。要了解公案,如果没有彻底的坐禅修行,这种深远的精神真理就不能牢牢扎根于禅学徒的心中。 公案在字面上的意义是指公文或权威法规,是流行于宋代末期的语言。现在指古代禅师的逸话,或是禅师与弟子间的问答,以及禅师提出的命题、提问,禅运用它作为开启人心,达到禅的真理的方法。 虽然心依靠自身也能长大,但人不能无休止等待,无论对善对恶。为了达到自身的目的,总喜欢干涉。在得大于失的情况下,人们欢迎别人的干涉。把它成为改良或进步。因此在纯粹、自然、本质性的禅中导入公案体系,虽是对禅的冒渎,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进步。 禅师们很清楚,禅如果不是产生于人的内在要求,就不是本然纯粹病充满创造活力的,而公案的手段和技术却在相当程度上是人工的产物。但是,在很难并很少能得到真物本身的情况下,既是是类似物,也是天之恩赐。 现在的学生确实常常接受必要之外、有用之外的帮助。这种软弱教育的缺少,才使过去的禅师们成为具有更为雄大气魄的人物。 心在收到某种束缚、失去自由、听不到声音的情况下,公案只能被看做受限制并被分割的东西。在心从束缚中被解放出来之前,人是不能在此世安住的。 赵州:”庭前柏树子“。柏树子永远是柏树子本身,与泛神论或其他的”论“没有任何关系。人们大概会认为,努力通过逻辑的锁链了解其中包含的意义,就可以解开这一难题。然而,禅已远离我们在三千里之外。公案就象在逻辑分析所不能达到的我们心灵的最深处培育起来那样而得以运用。 公案一般是这段了通向合理性的一切道路。也就是说,当我们几次三番向禅师提出自己的见解(用术语来说叫做”参禅“)时,必须宣告自己的知的摸索已经走入穷途,而这正是禅的研究的真正的出发点。 为了帮助一般读者理解禅,用简便的语言来说,在我们心中,在相对构造的意识的”域外“,存在着未知的秘密。将它成为潜意识或超意识,是不妥的。这只是便利之举。事实上,”域外“也好,潜意识、超意识等等也好,都不存在。心是全一,不能将其分割。 个人注记: 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也提到了心作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耳司听,目司明,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得到悟的,却是整体的心,或者应当说是心之深处之心。当然,它只是知觉的一种行为,但它是最高级的知觉。 曾被想象为横亘于远方的原野,就是我们每日走过的原野。 禅必须除去一切带有经过、组织、训练色彩的内容,而止于单纯绝对的经验。 禅堂与僧侣生活 在禅堂中,通常被认为是男子工作的劳动,特别成为禅僧生活的主要部分。劳动的大部分是手工劳作,主要是扫除、洗濯(zhào)、烧饭、拾柴,或者到远近村落去化缘。 大多数宗教隐者的苦行,并不是身心一致的活动。他们想的是身体被心所截断,或者心被身体所截断,好像身体是身体、心是心似的,而忘了这种截断仅仅存在于观念中或假说中。禅修行的目的就是不承认这种最基本的区分,时常注意避免只强调身心某一方面的习惯。 在此世上诱发不幸的最为常见的原因,就是对所有欲的追求。然而,也不能把禁欲主义当做禅僧生活的理想。僧侣生活的中心思想,是要求对被给予的物加以最好的利用。并非表面所看到的,对抑制或超脱教义的鼓吹。 禅堂生活的基本原则是“依靠行为的生活”。所以禅僧们都是健康地生活着的、使劲干着粗苯工作的普通人。 他们很快活,富于诙谐,并互相帮助。 禅院的规则极为严厉,是用以打消我们心中固执的傲慢,让我们饮净谦恭杯中的最后一滴酒。 所谓参禅,就是弟子到师傅那里讲述对于公案的意见,接受师傅的批评检查。 为了让弟子们达到最深的自我,真正获得禅的知识,禅师们往往诉诸于这种咋看起来不近人情的方法。 僧侣的生命必须从内至外,于知识完全合一。 隐德是指,在对待物时要尽其所能,充分实现物本身的德。依旧是说它意味着,对被给予的所有东西,要充分完全地、经济地加以利用。 放弃一切索报和自我克制之心,为善而行善。云飘走了,天空还象原来那样晴朗。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不管怎么说,禅归根到底只是个人的内在经验。

September 12, 2017 · 1 min · 112 words · Eric Yang

浙江大学公开课:王阳明心学[董平] 笔记

第二课 心即理: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宋代理学的发生 陆九渊(象山)提出 最早可追溯到唐朝韩愈,他提出了道统问题 佛教过度繁荣使他感到本土文化忧虑 提出 焚其书 庐其居 人其人 到了宋朝,北宋五子耗费大量时间研究并领会了佛教和道教的精髓后,对先秦的思想进行了重新构建 理学 可以说是对儒家思想的重新构建 突出了很多原本在儒家思想中不突出的观点 比如对人性的探讨 理学 借鉴了一些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比如 静坐 -> 打坐 南宋(朱熹 乾淳之际) 理学 思想基本形成 理学的三个基本思想形态 朱熹一派 主要来自于程颐的思想 理 是思想的最高范畴 一本之理 最根本的是 对理要有终极体认,才能优入圣域 理 是可以达到的目的 陆象山 心即理 圣人之学 心学也 浙东学派 吕祖谦 陈亮 理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当中 在历史中 把道的追寻贯彻到人类的生活当中 朱陆之争 他们的争论是对最高实在本身存在性的终极预设发生了歧义 阳明对陆学的基本观点 大段也是 只是粗了 并没有很细致的论述 “心即理”在阳明心学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龙场的艰难困苦生活中 他提出 如果圣人处在这种环境下 圣人会怎么做 圣人之道 吾性具足 思想境界的升华 意味着世界的改变 人在社会中生活,行为是受我们的思想和观念主导 观点改变 感觉也就改变了 龙场悟道最重要一点就是对“心即理”的体悟 “本心” 心之本体 是我们的意识 我们的精神 主宰身体的视听言动 让心回到它本身的主宰地位 我们的行为就会按照它原本的样子呈现 我们的境界自然高尚 心之本体 就是至善 宇宙的最高真理与我们的本心是纯然一致的 所以人要大其心 唯有明白了自身的本质和天道原本是一致的 人的本质原本就是天道在人这个层面的实在状态 这叫做本质上的天人合一 要成为圣人 最重要的是开显本心 使我们的原本与最高之理相符合的本心 以它原本的样子显现出来 一旦达到那个境界 既是人道和天道的最高实现 所以要去私欲 心明既是理明 既是道明 如镜子般 如实地去反映事物 那就是圣人事业的现实开括 总结 本质上 人的本质和天道的本质是同一的 这就为人道(人的现实生活)转进于圣人境界造成了理论前提 第三课 知行合一:阳明心学的实践品格 “知” 、“行” 关系问题 《尚书·说命》:知之非艰 行之惟艰 孔子《论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不知而行之者 吾无是业: 知是重要行的重要前提 吾欲托之空言 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实践才是把只是呈现出来 转换价值的根本途径 《大学》: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亲子之爱是天生的 对子女的慈爱是自然流露的 佛教 天台宗: 止观双修 定慧均等修止观 四明知礼(北宋):智为行本则行借智生 行能成智则智借行成 朱熹: 知行长相须(依附) 强调知与行的并列关系 知之俞明则行之俞笃 行之俞笃则知之俞明 吕祖谦: 致知力行不是两截 禅宗:磨镜所以明镜 “知行合一”的思想渊源 朱熹:真知必能行 王阳明:真知既是行:合二为一 “知行合一”的具体观点(知就是行 行就是知) 两个层面 知识层面 在事物当中获得知识 如何了解? 比如 孝敬父母。知道如何做 然后做是获得知识的过程 也是表达知识的过程 知和行是同一个完整的过程 知是行的起点 行是知的完成 知识的最后形态 是生活的实践 (个人注记:突然想到业内的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比如数学是机器学习的基础 但实践要在学理论的同时进行 而不是数学学完后就行 一念发动处便既是行了 意识的流动本身就是行 良知学说层面 王阳明经常从 知->良知 的层面上讲 良知的自知 自己对自己的领悟 表达自知 通过行来表达 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既是知 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当对知的了解层度达到真切笃实处便是行 把知作为一个过程 当行为达到明觉精察 一定是真实只是的直接表达 对所谓明阳“以知代行”说的批评 王阳明强调知识的过程必定是通过一个实践的过程体现的 最终的实践才是知识价值获得实现的最后境界 第四课 格物致知:知识论域的实践转向 “格物致知”问题的来源 来源于《大学》 三纲: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八条目: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起点是:格物 致知 朱熹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接着二程夫子来讲 天下任何事物,宏观地看,有天理在 最高的一本之道 任何事物有它的独特之理 分殊之理 分殊之理是从一本之理中获得 一本之理作为大一是完满的 分殊之理为小一也是完满的 分殊之理的不断地“格”、还原 达到一定状态 才可能获得一本之理把握的前提 强调 格物致知是还原具体事物之理 既物而穷理 格物是致知的前提 理存在于具体事务当中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之说 如果理在事物当中 那与我的诚意正心有何关系? 物着事也 格者正也 格君心之非 -> 正君心之非 “物”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 “事” 体现了一个过程 与我这个主题相关 事物之理不在事物本身 在心中 强调 我作为实践的主题 如何在事物当中正其心 “正” 标准, 是否合乎本心 合乎本心 既是 合乎正理 强调 格物和致知是统一的整体 致知: 致良知 格物既是正心 格物致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事事物物各得齐正 意之所在便是物 意在于事亲则事亲为一物 第五课 本体与主体性的自我建立 孟子的“良知良能” 人不学而能谓之良能 不学而知着谓之良知 凡人皆有恻隐、羞恶、是非、辞让之心 是不学而知的 是我原本就固有的 恻隐之心 作为人之端 在人本身存在着固有性 张载对“德性”、“闻见”之知的区别 德性之知不源于见闻 德行:天德良知 超经验的 但是德性之知是要通过经验表达的 王阳明的“良知”说 正德十五年 平定朱宸濠之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 与前两位不近相同 良知: 心之本体(存在本体、德行本体、理性本体) 是生活中经验知识活动之所以可能的根据 是知识本身的本体 是理性的根据 原本就能知是非 是心体自然 原本就是至善 知善恶的 是德行之本 天命之所谓性 正是因为良知的存在 我们才具备存在和德行的本质,以及获得和展现知识的能力 心的良知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依据 唯有实现了自我建立的人才能称为主体 通过个体内在的自觉 在自我中建立起来 良知是为人之本 人的存在的本质 就是他的德行本质 生活中 人是如何表达自己? 道德实践才能彰显个体的存在 道德的内在自觉 因为合乎本性的 所以才去做 每个个体存在性的表达 是要通过自觉的道德的建立来实现的 如此 个体的存在 才不仅仅是自然本身状态的 同时是合乎天道的 存在本体、德行本体、理性本体 理性本源 是一切只是活动之所以可能的根据 是经验生活中是非判断的根据 是非 不仅仅是对错之分 还有善恶之分 泯灭良知 是指 良知没有获得表达和体现 在表现的层面上讲 泯灭良知 德行本源 是道德所以存在的依据 存在本源 是人的存在本质和最高的天道本质实现同一 并且这种同一性是作为本源的 第六课 本心的自我开显与自我表达 致良知的现实必要性 阳明对生命现状的忧虑 人们在利益的追逐当中丧失自我 遮蔽了自我的良知 所以要致良知 孟子: 求放心 放逸之心 安身立命的基础 对与人道相违背的生活现象的反思和批评 致良知的双向展开 良知的“自知”、“自明” 呼唤自己的良知 良知才会以原本的状态出现 反思 对自我在生活中的观点、意识、行为进行思索、内省 只有经过自我反思 我们的主体性才得以建立 用王阳明的话来讲 合乎良知叫”诚意“ 也既是”正心“ ”自知“、”自明“ 才能表达自我的主体性建立 必须通过自我实现 如何对经验现象的实行确切无误的判断 有境才有心动 心动才会有善恶是非 动念之际去为善去恶 “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良知的自我展开 在事物的处理过程表现出来 明明德于天下 任何事物都应该在良知下进行 物得其正 我们存在性的自我表达 身 心 意 知 物 融为一体 人只有实践才能把主体的内在世界和客观世界连在一起 致良知于个体意义世界的宏观构建 对于物质的欲望 本能的具有扩张性 它具有向恶的转化的可能 欲本身即是越界 孔子讲以礼来节制自我的情感 这种节制在道德上是好的 更符合公共生活 良知的恰当表达是具有公共性的 在自我与他人的事物观察中 人们更多的是用私欲的权衡 而非对他人客观 对自己混沌 良知首先是在自我中呈现 随之才能对其他事物有正确的理解 第七课 心外无物:生命境界的无限圆融 “心”与“物”的关系 “物”是“事”,“事”是介入了主体活动过程的 事物的两种存在状态: **“寂”与“显” ** 山中之花自开自落 没看到花的时候 你和花同归于“寂”,当你看到时是“显” “寂“并非无,而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 是王阳明确认的事物的客观存在性 ”显“ 当你看到花时 在你心中 一时分明起来 看到 是”寂“到”显“的转换 心的本体的存在 原本是”寂“、是不动的,但却包含着向”显“转换的无限可能,反之亦然 这叫做”寂感神应“ 没前后之分 看到花时 它由静转化为动,成为主题的对象,关系情景构成 体用一源 现为无间 无前无后无中间 任何事物的客观存在状态 只有在特定的情景中 客观物才以它原本的样式显现 任何客观物 当它以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时 包含”寂“和”显“两种状态 只不过呈现给主题的状态不同 王阳明的讨论并不涉及 事物是否可以脱离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也就是并不涉及唯心主义讨论的问题 “心外无物”作为一种生命境界 心不在焉 -> 听而不闻 视而不见 食而不知其味 “关心” 一个事物在成为我的对象之前 它的存在跟我是不“关心”的 它的存在对我是无意义的 王阳明讲的一个真正的仁人是与天下事相关心的 是把世界万物容纳到个人的主体当中 致良知 通过主体的生活、道德实践 尽可能扩展我们的心灵世界 使一切万物都能够到达、进入的我的主体世界 如此我的心便是和天下万物相关 最后的圆融境界叫“无心外之物” 做不到 可以心向往之 “心外无物” 是仁人的境界 把“物”作为个人主体的一部分 “心外无物”与主题价值世界的构建 个人主体世界的构建完全取决于我们主体自我的实践及其方式 个人要尽可能扩充、表达我们的良知 努力进行生活实践 并将实践纳入个人的主体世界 我们的意义世界 便是在实践当中不断的建立和扩张 主体的世界和客观世界不断的链接起来后 个人的主体世界也越来越宏达 “心外无物”是生命的最高境界,是人生自我价值不断扩展和实现 (个人注记:你的主体世界便是你人生的价值。想到了精致的利己主义。利己没有什么错误,但致良知能够极大的丰富我们的主体世界,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的丰富,都会让其更加丰富多彩。即便我们的人生价值是丰富自己的体验或者收获更多的物质,那么致良知也是对其有很大的帮助的。比如丰富了对看待事物的视角,体验自然也就丰富了。如此来讲即便只谈利己也不必排斥“心外无物”。心向往之,实践前行。) 第八课 天泉证道“四句教”阳明学派的分化 “天泉证道”的背景 “四句教”问题 “四句教” 仅出现在《传习录》下卷和年谱中 未出现在王阳明自己的作品中 无善无恶心之本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弟子钱德洪和王畿是在天泉桥向王阳明请教这四句话的意思的 所以叫做“天泉证道” 钱德洪关于“四句教”的理解 认为是王门宗旨 是究竟之说 良知原本是无善无恶的 对圣人如此 但普通人不免有习心在 不免有私欲 所以 意之动就会有善有恶 于是要求我们在一念发动之动给克制住 是非善恶良知本是知道的 所以要为善去恶 王畿(jī)(龙溪)关于“四句教”的理解 认为是权宜之说 认为 无心之心则藏秘 无意之意则应圆 无知之知则体寂 无物之物则用神 认为 心如果是无善无恶的 那么 意、知、物都应该是无善无恶的 不可能突然冒出来有善有恶的意 “四句教”与王学分化的关系 “天泉证道”,王阳明认为 人非利根和钝根之人 利根之人 聪慧 一点就透 一悟本体既是工夫 便是王畿所讲 但此般根基之人很少 钝根之人 愚笨 需要慢慢学慢慢习 对于普通人还是要讲为善去恶 钱德洪之说 黄宗羲对王钱二人的评价 因其二人而风行 也因此二人而渐失其传 “四句教”的具体分析 无善无恶心之本 无善无恶是为至善 讲的是本心自身的实在的状态 是未发之中 是无法判断的 因为善恶是基于经验世界检验价值的相对判断 而至善是超经验的 是绝对的价值原点 由此才能对事物进行判断 比如称用于权衡他物 眼睛是无色的才可以分辨颜色 镜子本无一物才能照出来事物本身 有善有恶意之动 意 是心之动的主动状态 是有境,有原因的 所以是一种经验状态 没有对物、境构成关系之前 本体归于本相之寂 所以它一定会落于某个方面 才有善恶之分 价值只能在经验的世界当中显现它自己 心之动合理的方面是讲 心之动是合乎本体 是合乎心本来状态的 所以这样的一动 在价值上会落于善的方面 知善知恶是良知 良知本身是自知自明 知善知恶的 心体向经验转换时 它是可以判断善恶的 为善去恶是格物 当良知判断出事物的善恶之后 人应该朝着善的方向去做 而这个过程便是 诚意正心 第九课 心体的自我澄明与价值实现 四句教是否存在内在“逻辑”关系 不存在内在逻辑关系 就四个不同层面来讲的 “良知现成”与思相解放 王龙溪一派虽偏离了王阳明的思想 但是却带来了思想了解放 正因为人人都诉诸自己的良知 任何事物在经由良知的审慎之前都是值得怀疑的 所以它要求我们对生活进行审查 我们的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建立 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 苏格拉底 但是当我们过度强调良知的审查 就会变成自我的率性而为 陷入以意见为真理的谬误的状态 本体与工夫的关系 良知是心之本体 如何显现? 如何到达? 工夫 相当于方法论 钱德洪:为善去恶既是工夫 在事上磨炼 工夫总是相对于本体而言 并且总是相对于本体的开显而言的 王龙溪:工夫是需要的 但不需要为善去恶 不需要在事上磨炼 当下悟出无山无恶心之本 即本体工夫 如果你真正明白这个道理 不需要那么复杂 良知现成 现成既是本体也是工夫 良知本顺 致之则逆 不需要致良知 王阳明还是非常强调事情的磨炼的 董平老师的观点 良知作为价值原点 是超经验的 在生活中的表达是有可能发生问题的 心之动发为意 是有善有恶的 生活中充满各种欲望 我们往往容易偏离自我的心灵指导 所以反思是很重要的 人需要了解到自我的良知是浩渺的可以容纳世间万物 可以判断世间一切美丑善恶 这样我们才能在天地间堂堂正正的做人 王阳明遗言:此心光明 亦复何言 领会到这点 我们就能对生活稍微超然疏离一点 这样的行为能让我们的精神世界高尚一点 这种超然和疏离是对欲望的疏离 对利益的看淡 使我们变得高尚 使我们变得高尚的 不是我们的本能 是我们的德行、良知 一个懂得致良知的人才会享有崇高的思想境界 客观事物是脱离自我存在的 但只有进入我的世界 才会对我有意义 我的理解 心学里的良知和禅学里边讲到的对绝对价值的追求很相似。 林木大拙讲到禅是超越逻辑的。相对来讲,心学的良知学也是超经验范畴的,讲的也是绝对价值。 另一方面,禅讲的平常心也对应的“为善去恶”的观念在里边。 而“知行合一”和禅学也都一直在强调思维的一贯性。 注记 以上皆为董平老师的观点 由于他提到“这是我个人的观点”的次数太多,我基本全给省略了。所以作为对阳明心学的一个思考角度来看。在今后读过《传习录》、《大学问》等王阳明的著作之后对比来看更有收获。 课程地址: http://open....

September 10, 2017 · 3 min · 616 words · Eric Yang

《沙郡年记》读书笔记

只有那些不会抬头仰望天空,不会侧耳倾听雁鸣的人,才会认为三月的早晨是如此单调乏味。 – 三月大雁归来 贫瘠的沙土和微弱的阳光无法让它绽放出更大更好的花朵来,然而对于葶苈来说已经足够。毕竟。葶苈算不上春之花,而仅仅是对希望的一种补充。 – 四月 潮水来临 空中之舞的戏剧每晚都在数百个农场上演,农场的主人却叹息说缺乏娱乐,他们错误地认为:可供消遣的文娱活动只有在剧院里才能找到。这些人生活在土地上,却不懂如何依靠土地快乐地生活。 – 四月 潮水来临 我思索起鳟鱼和人的行为方式。我们是多么像鱼,时刻准备着,热切渴望着,想要抓住周遭环境之风吹落到事件之流殇到所有新东西。当我们发现那看似美妙的诱饵内藏着钓钩时,又是多么懊悔自己的仓促和草率!尽管如此,我仍认为渴望本身有一定的价值,不论渴望的对象时真实还是虚幻。 – 六月 钓鱼田园诗 创造通常仅限于神与诗人,但是如果知道方法,即或是身价卑微的普通百姓也可以绕开这一规章的限制。例如,要种植一棵松树,既不需要成为神灵也不需要成为诗人,需要的仅仅是拥有一把铲子,有了这样奇妙的规章漏洞,任何一个庄稼汉都可以说:要有个棵树,于是就有了一棵树。 – 十二月 家园的范围 为了找到所爱,它们(旅鸽)只需要自由的天空,以及用力挥动翅膀的意愿。 – 威斯康星州 良好的嗜好可能是对于庸常事物的孤独反抗,也可能是志趣相投的一群人共同进行的合谋。 – 闲暇时间 人类乘坐着顺环河而下的原木,明智审慎地去除一些树节,从而控制原木的方向和速度。这一技艺使我们获得了“智者”这种特别的称谓。去除树节的技巧被称为经济学,对于古老路途的记忆被称为历史,对于新路线的选择被称为治国才能,关于即将到来的浅滩或急流的交谈被称为政治。一些人不仅想除掉所有原木的树节,而且想改造整条河流中的原木船队。这种集体进行的与自然的对话被称为国家计划。 – 环河 能否看出荒野的文化价值,归根结底在于人类思想上的谦卑态度。肤浅无知、不再植根于土地的现代人,自以为已经发现了重要的东西,空谈着自认可以延续千年的政治或经济帝国。而只有真正的学者才明白,历史是由单一起点展开的连续旅程构成的,人类一次次回到这出发点,由此再次上路,寻求另一套永恒的价值观。 – 荒野

August 5, 2016 · 1 min · 31 words · Eric Yang

《金刚经说什么》读书笔记

先把做人的道理完成,再来搞这个学佛的事。但是既然要学佛了,千万要注意不住于相四个字;一住相,什么都学不成了。 福慧双修。智慧具足,福德具足。《金刚经》告诉你,真正的福德要怎样修呢?就是不住相布施。 – 第五品

July 1, 2016 · 1 min · 4 words · Eric Yang

读书摘录

Updated at 2014.11.18 在极限的媚俗之王国,总是先有答案并排除一切新问题。所以极权的媚俗的真正对手就是爱发问的人。 人们总想以自己的生活制造媚俗,要摆脱它,得付出多少艰辛,令人绝望。 –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一个呆板的人只能理解呆板事物,一个庸俗的人只会欣赏平庸和俗套,头脑混乱者喜欢模糊不清的东西,没有思想的人则和胡言昏话气味相投。 – 叔本华 一个习惯于处理钱财的有钱女人,会小心翼翼地花钱。但一个在结婚以后才首次获得支配金钱权利的女人,会再用钱的时候大胆妄为,她简直就是大肆挥霍。 – 博斯维尔《约翰逊的一生》 在独处的时候,每个人都只能反求于自身,这个人的自身拥有就会暴露无遗。 – 叔本华 Updated at 2014.11.14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 丰子恺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 Steve Jobs As a teenager I was so insecure. I was the type of guy that never fitted in because he never dared to choose....

November 14, 2014 · 1 min · 196 words · Eric Yang

名词解释

成熟 一种自觉。让你可以轻车熟路地以简单世故的方式应对身边的事物,并拿捏到最佳程度。而在这样的世界里,你是自由的。你可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融入 去掉自己的独特个性,接受主流的价值观。 以前总会努力去了解人性,理解这个世界,但还是做不到。然后远离了很多人和事,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天,一个月,一年。慢慢发现,时间真的是这世上唯一存在的东西,而人只不过证明其存在罢了。

November 13, 2014 · 1 min · 5 words · Eric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