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心即理: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 宋代理学的发生
    • 陆九渊(象山)提出
    • 最早可追溯到唐朝韩愈,他提出了道统问题
      • 佛教过度繁荣使他感到本土文化忧虑
      • 提出 焚其书 庐其居 人其人
    • 到了宋朝,北宋五子耗费大量时间研究并领会了佛教和道教的精髓后,对先秦的思想进行了重新构建
      • 理学 可以说是对儒家思想的重新构建
      • 突出了很多原本在儒家思想中不突出的观点
        • 比如对人性的探讨
      • 理学 借鉴了一些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 比如 静坐 -> 打坐
    • 南宋(朱熹 乾淳之际)
      • 理学 思想基本形成
  • 理学的三个基本思想形态
    • 朱熹一派 主要来自于程颐的思想
      • 理 是思想的最高范畴
        • 一本之理
          • 最根本的是 对理要有终极体认,才能优入圣域
      • 理 是可以达到的目的
    • 陆象山
      • 心即理
        • 圣人之学 心学也
    • 浙东学派 吕祖谦 陈亮
      • 理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当中 在历史中
      • 把道的追寻贯彻到人类的生活当中
  • 朱陆之争
    • 他们的争论是对最高实在本身存在性的终极预设发生了歧义
  • 阳明对陆学的基本观点
    • 大段也是 只是粗了
    • 并没有很细致的论述
  • “心即理”在阳明心学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 在龙场的艰难困苦生活中 他提出 如果圣人处在这种环境下 圣人会怎么做
    • 圣人之道 吾性具足
    • 思想境界的升华 意味着世界的改变
    • 人在社会中生活,行为是受我们的思想和观念主导 观点改变 感觉也就改变了
    • 龙场悟道最重要一点就是对“心即理”的体悟
    • “本心” 心之本体 是我们的意识 我们的精神 主宰身体的视听言动
    • 让心回到它本身的主宰地位 我们的行为就会按照它原本的样子呈现 我们的境界自然高尚
    • 心之本体 就是至善
    • 宇宙的最高真理与我们的本心是纯然一致的 所以人要大其心
    • 唯有明白了自身的本质和天道原本是一致的 人的本质原本就是天道在人这个层面的实在状态 这叫做本质上的天人合一
    • 要成为圣人 最重要的是开显本心 使我们的原本与最高之理相符合的本心 以它原本的样子显现出来 一旦达到那个境界 既是人道和天道的最高实现
    • 所以要去私欲 心明既是理明 既是道明 如镜子般 如实地去反映事物 那就是圣人事业的现实开括
  • 总结
    • 本质上 人的本质和天道的本质是同一的 这就为人道(人的现实生活)转进于圣人境界造成了理论前提

第三课 知行合一:阳明心学的实践品格

  • “知” 、“行” 关系问题
    • 《尚书·说命》:知之非艰 行之惟艰
    • 孔子《论语》:
      •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 不知而行之者 吾无是业: 知是重要行的重要前提
      • 吾欲托之空言 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实践才是把只是呈现出来 转换价值的根本途径
    • 《大学》:
      •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亲子之爱是天生的 对子女的慈爱是自然流露的
    • 佛教 天台宗:
      • 止观双修 定慧均等修止观
      • 四明知礼(北宋):智为行本则行借智生 行能成智则智借行成
    • 朱熹:
      • 知行长相须(依附) 强调知与行的并列关系
      • 知之俞明则行之俞笃 行之俞笃则知之俞明
    • 吕祖谦:
      • 致知力行不是两截
      • 禅宗:磨镜所以明镜
  • “知行合一”的思想渊源
    • 朱熹:真知必能行
    • 王阳明:真知既是行:合二为一
  • “知行合一”的具体观点(知就是行 行就是知)
    • 两个层面
      • 知识层面
        • 在事物当中获得知识
        • 如何了解?
          • 比如 孝敬父母。知道如何做 然后做是获得知识的过程 也是表达知识的过程
          • 知和行是同一个完整的过程
            • 知是行的起点 行是知的完成
            • 知识的最后形态 是生活的实践
          • (个人注记:突然想到业内的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 比如数学是机器学习的基础 但实践要在学理论的同时进行 而不是数学学完后就行
        • 一念发动处便既是行了
          • 意识的流动本身就是行
      • 良知学说层面
        • 王阳明经常从 知->良知 的层面上讲
        • 良知的自知 自己对自己的领悟
        • 表达自知 通过行来表达
    • 知之真切笃实处既是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既是知 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 当对知的了解层度达到真切笃实处便是行 把知作为一个过程
      • 当行为达到明觉精察 一定是真实只是的直接表达
  • 对所谓明阳“以知代行”说的批评
    • 王阳明强调知识的过程必定是通过一个实践的过程体现的
    • 最终的实践才是知识价值获得实现的最后境界

第四课 格物致知:知识论域的实践转向

  • “格物致知”问题的来源
    • 来源于《大学》
      • 三纲: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 八条目: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 起点是:格物 致知
  • 朱熹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 接着二程夫子来讲
      • 天下任何事物,宏观地看,有天理在 最高的一本之道
      • 任何事物有它的独特之理 分殊之理
      • 分殊之理是从一本之理中获得
      • 一本之理作为大一是完满的 分殊之理为小一也是完满的
      • 分殊之理的不断地“格”、还原 达到一定状态 才可能获得一本之理把握的前提
    • 强调 格物致知是还原具体事物之理 既物而穷理
    • 格物是致知的前提
    • 理存在于具体事务当中
  •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之说
    • 如果理在事物当中 那与我的诚意正心有何关系?
    • 物着事也 格者正也
      • 格君心之非 -> 正君心之非
      • “物”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
      • “事” 体现了一个过程 与我这个主题相关
    • 事物之理不在事物本身 在心中
    • 强调 我作为实践的主题 如何在事物当中正其心
      • “正” 标准, 是否合乎本心
        • 合乎本心 既是 合乎正理
    • 强调 格物和致知是统一的整体
    • 致知: 致良知
      • 格物既是正心
      • 格物致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事事物物各得齐正
    • 意之所在便是物 意在于事亲则事亲为一物

第五课 本体与主体性的自我建立

  • 孟子的“良知良能”
    • 人不学而能谓之良能 不学而知着谓之良知
      • 凡人皆有恻隐、羞恶、是非、辞让之心 是不学而知的 是我原本就固有的
      • 恻隐之心 作为人之端 在人本身存在着固有性
  • 张载对“德性”、“闻见”之知的区别
    • 德性之知不源于见闻
      • 德行:天德良知 超经验的
      • 但是德性之知是要通过经验表达的
  • 王阳明的“良知”说
    • 正德十五年 平定朱宸濠之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
    • 与前两位不近相同
    • 良知: 心之本体(存在本体、德行本体、理性本体)
      • 是生活中经验知识活动之所以可能的根据
      • 是知识本身的本体 是理性的根据
      • 原本就能知是非 是心体自然
      • 原本就是至善 知善恶的 是德行之本
      • 天命之所谓性
    • 正是因为良知的存在 我们才具备存在和德行的本质,以及获得和展现知识的能力
    • 心的良知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依据
      • 唯有实现了自我建立的人才能称为主体
      • 通过个体内在的自觉 在自我中建立起来
    • 良知是为人之本
    • 人的存在的本质 就是他的德行本质
      • 生活中 人是如何表达自己?
        • 道德实践才能彰显个体的存在
      • 道德的内在自觉
        • 因为合乎本性的 所以才去做
    • 每个个体存在性的表达 是要通过自觉的道德的建立来实现的
      • 如此 个体的存在 才不仅仅是自然本身状态的 同时是合乎天道的
  • 存在本体、德行本体、理性本体
    • 理性本源 是一切只是活动之所以可能的根据 是经验生活中是非判断的根据
      • 是非 不仅仅是对错之分 还有善恶之分
      • 泯灭良知 是指 良知没有获得表达和体现 在表现的层面上讲 泯灭良知
    • 德行本源 是道德所以存在的依据
    • 存在本源 是人的存在本质和最高的天道本质实现同一 并且这种同一性是作为本源的

第六课 本心的自我开显与自我表达

  • 致良知的现实必要性 阳明对生命现状的忧虑
    • 人们在利益的追逐当中丧失自我 遮蔽了自我的良知 所以要致良知
    • 孟子: 求放心 放逸之心
    • 安身立命的基础
    • 对与人道相违背的生活现象的反思和批评
  • 致良知的双向展开
    • 良知的“自知”、“自明”
      • 呼唤自己的良知 良知才会以原本的状态出现
      • 反思 对自我在生活中的观点、意识、行为进行思索、内省
      • 只有经过自我反思 我们的主体性才得以建立
      • 用王阳明的话来讲 合乎良知叫”诚意“ 也既是”正心“
      • ”自知“、”自明“ 才能表达自我的主体性建立 必须通过自我实现
      • 如何对经验现象的实行确切无误的判断
        • 有境才有心动 心动才会有善恶是非
        • 动念之际去为善去恶
    • “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 良知的自我展开 在事物的处理过程表现出来
      • 明明德于天下
      • 任何事物都应该在良知下进行 物得其正 我们存在性的自我表达
      • 身 心 意 知 物 融为一体
      • 人只有实践才能把主体的内在世界和客观世界连在一起
  • 致良知于个体意义世界的宏观构建
    • 对于物质的欲望 本能的具有扩张性 它具有向恶的转化的可能 欲本身即是越界
    • 孔子讲以礼来节制自我的情感
      • 这种节制在道德上是好的 更符合公共生活
      • 良知的恰当表达是具有公共性的
    • 在自我与他人的事物观察中 人们更多的是用私欲的权衡 而非对他人客观 对自己混沌
      • 良知首先是在自我中呈现 随之才能对其他事物有正确的理解

第七课 心外无物:生命境界的无限圆融

  • “心”与“物”的关系
    • “物”是“事”,“事”是介入了主体活动过程的
    • 事物的两种存在状态: **“寂”与“显” **
      • 山中之花自开自落 没看到花的时候 你和花同归于“寂”,当你看到时是“显”
      • “寂“并非无,而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状态
        • 是王阳明确认的事物的客观存在性
      • ”显“ 当你看到花时 在你心中 一时分明起来
        • 看到 是”寂“到”显“的转换
    • 心的本体的存在 原本是”寂“、是不动的,但却包含着向”显“转换的无限可能,反之亦然 这叫做”寂感神应“ 没前后之分
    • 看到花时 它由静转化为动,成为主题的对象,关系情景构成
      • 体用一源 现为无间 无前无后无中间
      • 任何事物的客观存在状态 只有在特定的情景中 客观物才以它原本的样式显现
    • 任何客观物 当它以一种纯粹的客观存在时 包含”寂“和”显“两种状态 只不过呈现给主题的状态不同
    • 王阳明的讨论并不涉及 事物是否可以脱离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 也就是并不涉及唯心主义讨论的问题
  • “心外无物”作为一种生命境界
    • 心不在焉 -> 听而不闻 视而不见 食而不知其味
    • “关心”
      • 一个事物在成为我的对象之前 它的存在跟我是不“关心”的 它的存在对我是无意义的
      • 王阳明讲的一个真正的仁人是与天下事相关心的 是把世界万物容纳到个人的主体当中
    • 致良知 通过主体的生活、道德实践 尽可能扩展我们的心灵世界 使一切万物都能够到达、进入的我的主体世界 如此我的心便是和天下万物相关 最后的圆融境界叫“无心外之物”
    • 做不到 可以心向往之
    • “心外无物” 是仁人的境界
      • 把“物”作为个人主体的一部分
  • “心外无物”与主题价值世界的构建
    • 个人主体世界的构建完全取决于我们主体自我的实践及其方式
    • 个人要尽可能扩充、表达我们的良知 努力进行生活实践 并将实践纳入个人的主体世界
      • 我们的意义世界 便是在实践当中不断的建立和扩张
        • 主体的世界和客观世界不断的链接起来后 个人的主体世界也越来越宏达
    • “心外无物”是生命的最高境界,是人生自我价值不断扩展和实现
  • (个人注记:你的主体世界便是你人生的价值。想到了精致的利己主义。利己没有什么错误,但致良知能够极大的丰富我们的主体世界,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的丰富,都会让其更加丰富多彩。即便我们的人生价值是丰富自己的体验或者收获更多的物质,那么致良知也是对其有很大的帮助的。比如丰富了对看待事物的视角,体验自然也就丰富了。如此来讲即便只谈利己也不必排斥“心外无物”。心向往之,实践前行。)

第八课 天泉证道“四句教”阳明学派的分化

  • “天泉证道”的背景 “四句教”问题
    • “四句教” 仅出现在《传习录》下卷和年谱中 未出现在王阳明自己的作品中
      • 无善无恶心之本
      • 有善有恶意之动
      • 知善知恶是良知
      • 为善去恶是格物
    • 弟子钱德洪和王畿是在天泉桥向王阳明请教这四句话的意思的 所以叫做“天泉证道”
  • 钱德洪关于“四句教”的理解
    • 认为是王门宗旨 是究竟之说
    • 良知原本是无善无恶的 对圣人如此 但普通人不免有习心在 不免有私欲 所以 意之动就会有善有恶 于是要求我们在一念发动之动给克制住
    • 是非善恶良知本是知道的 所以要为善去恶
  • 王畿(jī)(龙溪)关于“四句教”的理解
    • 认为是权宜之说
    • 认为
      • 无心之心则藏秘
      • 无意之意则应圆
      • 无知之知则体寂
      • 无物之物则用神
    • 认为 心如果是无善无恶的 那么 意、知、物都应该是无善无恶的 不可能突然冒出来有善有恶的意
  • “四句教”与王学分化的关系
    • “天泉证道”,王阳明认为 人非利根和钝根之人
      • 利根之人 聪慧 一点就透
        • 一悟本体既是工夫
        • 便是王畿所讲
        • 但此般根基之人很少
      • 钝根之人 愚笨 需要慢慢学慢慢习
        • 对于普通人还是要讲为善去恶
        • 钱德洪之说
    • 黄宗羲对王钱二人的评价
      • 因其二人而风行 也因此二人而渐失其传
  • “四句教”的具体分析
    • 无善无恶心之本
      • 无善无恶是为至善
      • 讲的是本心自身的实在的状态 是未发之中 是无法判断的
        • 因为善恶是基于经验世界检验价值的相对判断
        • 至善是超经验的 是绝对的价值原点 由此才能对事物进行判断
          • 比如称用于权衡他物 眼睛是无色的才可以分辨颜色 镜子本无一物才能照出来事物本身
    • 有善有恶意之动
      • 意 是心之动的主动状态 是有境,有原因的
        • 所以是一种经验状态
        • 没有对物、境构成关系之前 本体归于本相之寂
        • 所以它一定会落于某个方面 才有善恶之分
        • 价值只能在经验的世界当中显现它自己
      • 心之动合理的方面是讲 心之动是合乎本体 是合乎心本来状态的 所以这样的一动 在价值上会落于善的方面
    • 知善知恶是良知
      • 良知本身是自知自明 知善知恶的 心体向经验转换时 它是可以判断善恶的
    • 为善去恶是格物
      • 当良知判断出事物的善恶之后 人应该朝着善的方向去做
      • 而这个过程便是 诚意正心

第九课 心体的自我澄明与价值实现

  • 四句教是否存在内在“逻辑”关系
    • 不存在内在逻辑关系
    • 就四个不同层面来讲的
  • “良知现成”与思相解放
    • 王龙溪一派虽偏离了王阳明的思想 但是却带来了思想了解放
    • 正因为人人都诉诸自己的良知 任何事物在经由良知的审慎之前都是值得怀疑的 所以它要求我们对生活进行审查 我们的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建立
    • 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 苏格拉底
    • 但是当我们过度强调良知的审查 就会变成自我的率性而为 陷入以意见为真理的谬误的状态
  • 本体与工夫的关系
    • 良知是心之本体 如何显现? 如何到达?
    • 工夫 相当于方法论
      • 钱德洪:为善去恶既是工夫 在事上磨炼
        • 工夫总是相对于本体而言 并且总是相对于本体的开显而言的
      • 王龙溪:工夫是需要的 但不需要为善去恶 不需要在事上磨炼
        • 当下悟出无山无恶心之本 即本体工夫
        • 如果你真正明白这个道理 不需要那么复杂 良知现成
        • 现成既是本体也是工夫
        • 良知本顺 致之则逆 不需要致良知
    • 王阳明还是非常强调事情的磨炼的
  • 董平老师的观点
    • 良知作为价值原点 是超经验的 在生活中的表达是有可能发生问题的
    • 心之动发为意 是有善有恶的
    • 生活中充满各种欲望 我们往往容易偏离自我的心灵指导
    • 所以反思是很重要的
    • 人需要了解到自我的良知是浩渺的可以容纳世间万物 可以判断世间一切美丑善恶 这样我们才能在天地间堂堂正正的做人
    • 王阳明遗言:此心光明 亦复何言
      • 领会到这点 我们就能对生活稍微超然疏离一点 这样的行为能让我们的精神世界高尚一点
      • 这种超然和疏离是对欲望的疏离 对利益的看淡 使我们变得高尚
      • 使我们变得高尚的 不是我们的本能 是我们的德行、良知
      • 一个懂得致良知的人才会享有崇高的思想境界
    • 客观事物是脱离自我存在的 但只有进入我的世界 才会对我有意义

我的理解

  • 心学里的良知和禅学里边讲到的对绝对价值的追求很相似。
    • 林木大拙讲到禅是超越逻辑的。相对来讲,心学的良知学也是超经验范畴的,讲的也是绝对价值。
    • 另一方面,禅讲的平常心也对应的“为善去恶”的观念在里边。
  • 而“知行合一”和禅学也都一直在强调思维的一贯性。

注记

  • 以上皆为董平老师的观点 由于他提到“这是我个人的观点”的次数太多,我基本全给省略了。所以作为对阳明心学的一个思考角度来看。在今后读过《传习录》、《大学问》等王阳明的著作之后对比来看更有收获。
  • 课程地址: http://open.163.com/special/cuvocw/wangyangming.html